时间:2023-05-20 00:37:20 | 浏览:8
近一两年,经常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关于年轻人婚育观的话题——为什么现在的小年轻们不想结婚,不想生孩子、养孩子?
我身边有很多95后、00后的小孩儿也十分赞同这一想法,直到我真正明白现在年轻人的观念,是因为一位9岁的小女孩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前阵子看到一部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,讲述了几个中产家庭教育的纪实,来自上海的9岁小女孩雯雯的一番话,令人心疼。
“我恨你,为什么生下我”
小小年纪的雯雯,带着愤恨对着摄像机说:“我恨我妈妈,为什么要生我!”
很难想象,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9岁孩子说出这么满腹恨意的狠话,只为表达对妈妈的不满。
这位妈妈,为什么会给孩子带来“恨”的创伤?
雯雯是来自上海的中产家庭,她的妈妈宝妮是一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全职妈妈,几年前,为了更方便照顾孩子,辞去了工作,专心在家照料孩子的学习生活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在片中,她打趣说道:“自己是女儿的秘书长,老公的小助理,一点没有自己的生活!”
从女儿雯雯很小的时候,夫妻俩就共同协商给女儿制定好了未来的发展路线,学小提琴,走音乐特长,考上音附小。
Ps.上音附小被誉为“音乐家的摇篮”,尤其小提琴专业,去年也只招收了7个学生,更像是、科大少年班一样的存在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这个目标明显很有难度,但为了孩子未来的路好走,未来十年不为孩子的发展发愁,早早地就要让孩子付出几十倍的努力,才有可能考上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每天只上半天课,放弃一部分学习的时间,白天练8、9个小时的琴,晚上补作业,比咱们大人的996还要辛苦,非一般人能坚持得下来,更何况是个孩子。
“休息5分钟可以吗?”
“不可以,做作业就是休息!”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每当孩子磨蹭、偷懒、琴拉得不好时,妈妈的执教棒就上场了。
纪录片里,当雯雯稚幼的脸上带着些许复杂的情绪笑着说:“这个执教棒,你打断24根了!”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就这样,日复一日的高强度,孩子支撑不住了,她的那句“妈妈,我恨你”,是一种对妈妈执念的不理解,是一种无力感,更是对自己毫无头绪的努力的爆破。
孩子只是太累了,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要按照父母给画的饼去靠近,她不知道走向妈妈步步紧逼的路线是为了什么,她只知道自己的日日夜夜有多痛苦。
“那是妈妈的梦想,不是我的”
在《了不起的妈妈》里,像雯雯一样,被父母推着前进的孩子还有很多,看到这样的孩子越多,内心的感触就越大。
一位叫SaSa的8岁新加坡小女孩,和雯雯有着类似的生活,父母深知学出真本事才是未来吃喝不愁的硬道理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同样被计划走音乐特长路线,学二胡为主,钢琴为辅。为了将来优势更强,还学武术、舞蹈,作文……
妈妈为SaSa的苦心规划筹谋,孩子却不以为然:“那是妈妈的梦想,不是我的。”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“现在她不知道我的苦心,长大以后就会知道”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宁愿欠你快乐童年,也不愿看你碌碌成年。SaSa妈妈的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?
想到前段时间的一个话题,为什么现在空心病、抑郁症的孩子越来越多?其实,从这个记录片的某个角度,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。
童年的快乐可以治愈一生,而失去快乐的童年,一生都将寻找治愈。
多少的孩子在本不该承担父母焦虑的年纪,用小小的身体负荷这不自知的未来、目标、努力,抗得有多重,心里就有多恨。
“我长大,不要结婚生子”
一个9岁的孩子,到底是经历了什么,才会小小年纪就恐惧结婚生子?
雯雯在片中和采访者说到:“我长大了,我不要结婚,也不要生孩子!”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我们都认同,一个家庭的风水,藏着孩子的未来,包括孩子的思想和眼界。
再看回雯雯家的日常,可能如果你是雯雯,说不定也会有类似的恐惧了。
为了照顾的学习生活,雯雯家里的大人都是各司其职,分工明确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姥姥每天风雨无阻地坐地铁1个小时,去给雯雯一家做饭;
奶奶有退休大学教师的tittle,孩子学校的作业叫全权负责了;
爸爸主外,负责赚钱养家;剩下的一切事无巨细,交由妈妈宝妮做主。
一家人齐齐整整,严阵以待,目标明确,就是围着一个孩子转。
心理学家陈默曾说:“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一来到世界上,就有6个人把自己捧在手心里。”
小孩子只是小,并不是没有心。孩子看在眼里,就记在了心里:爸爸辛苦,妈妈劳累,爷爷奶奶岁数那么大还要伺候我,承受着血脉至亲的一家人,每天的团团转就是为了自己。
而且还是自己那个并看不懂的未来,孩子承受的是,过度爱的重量。
婚姻变成养娃,生活变成奋斗,未来变成咬牙坚持,而那个被悉心对待的孩子,并不快乐。
父母苦、家人累,我也很痛苦,与其这样,为什么还要在下一代重蹈覆辙呢?也许就是当代年轻人们不想恐婚恐育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这更像是这个焦虑化时代,人人被裹挟的悲哀!
孩子不快乐,还要坚持吗?
孩子不快乐,还要不要逼孩子一把?
我想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用心良苦,哪怕不被孩子理解,也要坚决执行。
雯雯的爸爸在采访中提到,他曾问过宝妮:“你培养女儿是想干嘛呀?是想证明点什么?”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宝妮对雯雯的高压培养,更多显露的是能代表大多数父母心态中流露的危机感。
为人父母,我们感同身受,作为过来人,深知小时候苦一阵,好过长大苦一生。
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,再不推着孩子努力学,孩子将来也许混得还不如父母这一辈,所以,父母有责任、也必须做这个恶人。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
的确,严厉鸡娃在短时间内效果喜人,雯雯也如宝妮所愿,考上了上音附小,从结果导向论去看,这也是很多父母选择这种教育方式的重要原因。
可我想说的是,特效药是能在短期见疗效,但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会悄悄唤醒积蓄已久,隐而不发的强烈副作用!
孩子儿时的痛苦底色、失去追求和热爱、终其一生的空心病、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岌岌可危......
父母,有时难免天平失衡,不妨这样问问自己:我们培养孩子,到底是在培养什么?
◆小生命的到来,我们都曾暗自许愿,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;
◆孩子在长大,比较在变多,环境在紧逼,心态在焦虑。
所以,我们慢慢地变成了孩子眼前那个面部狰狞、语言犀利、手持鞭挞的父母,那个让孩子害怕、痛苦、自己也越走越偏的父母!
有人说,养孩子就是矛盾的,即希望孩子快乐,又不想孩子丢掉本领。
可我却更愿意这么去看待,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,更是他们自己,我们父母的职责是引导对的方向,因材施教而非扬鞭前行。
推着走,不如自己走,能让孩子自己走的关键,是找到孩子本身的自驱力和热爱。
任何时候,都要保持“度”的智慧,当路有偏移时,不妨停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,纵使本领再过硬,失去快乐和本心,也是舍本逐末!
导读:对咖啡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,世界上比较出名的咖啡就有好几种,诸如蓝山咖啡、猫屎咖啡等等,其中的产地和生产制作上的工艺都有着很大的差别,而出来的咖啡风味也会有所不同。而这其中,很多人都有些心理难以接受的无不就是“猫屎咖啡”了。乍一听这样
艺术是能伴随一生的礼物,比买件名牌衣服或是昂贵的玩具值得多。孩子学习艺术不但让孩子性格变得开朗,敢于和陌生人交流;还培养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,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。最终达到 “发掘孩子表演天赋,学会与人沟通交往,增强社会适应力”的效果。学绘画适
321...今天立夏啦!一出门,就已经感受到浓浓的夏日气息~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又是夏天的第1个节气,这一天的到来,说明夏季的大门正式打开了!《历书》有云:“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”。如果说春季是万物初长季节,那么夏季就是万物
市场很难,有人认为未来40%的门店将被淘汰,有人认为精品店、调理型门店将是渠道转型的关键,也有人认为连锁化的趋势是必然……在此之下,我们试图去找寻一些更为本质的东西,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启示。对此,结合多年的研究,我们梳理了目前中国母婴市场具
文|菁妈雅培奶粉是一个奶粉中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品牌,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品牌,很多孩子都是喝这种奶粉长大的,但是这两年雅培奶粉却频频的出事!#雅培奶粉紧急召回#2021年5月,雅培一段奶粉因为检出微量的香兰素被罚了900多万,以及没收违法所得
消费者发现雅培奶粉中有不明物质。当事人提供近日,市民刘女士向记者反映,3月11日在济南市和谐广场婴贝儿商店买了一罐雅培菁智奶粉,食用几天后发现了黑色小米粒大小的不明物质。联系雅培厂家被告知是正常现象。面对黑色不明物质,刘女士再不敢给孩子食用
“消费者:闻着一股老油味”时下一些羊奶粉越来越受家长的欢迎,不过最近呼和浩特一位王先生在黑猫投诉平台反映说,他购买的佳贝艾特羊奶粉,孩子在喝完后出现了腹泻的情况。后来王先生闻了闻奶粉,发现有一股异味。
今天给孩子们推荐的绘本是《贝贝熊系列》这套绘本是孩子三岁时候买的,现在六岁了我们还会时不时地翻出来一起看。我家孩子说有的时候他特别像小熊哥哥。《贝贝熊系列》—“美国孩子行为教育之父”这套书的主人公是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。这是
在文章开始前,必须声明下,本文全来自于收集宝妈们的经验。如有从事某奶粉方面的经销商,请见谅婴儿奶粉体验结果新鲜出炉,还在犹豫不知该宝宝喝什么奶粉的妈妈们赶紧看看吧,希望这份体验结果能给各位妈妈起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!一、惠氏奶粉,使用经验:1
2017年可谓是育儿综艺的元年,除了热度持续不减的《爸爸去哪儿5》外,爷爷带孩子、新手夫妻带孩子等综艺题材层出不穷,让很多新手爸妈在感叹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之余,也在思考如何教育孩子?《爸爸去哪儿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:“什么是教育?简单一句